赣州送红包有什么样的习俗?(赣州礼物)

leleka 阅读:- 2023-09-29 15:38:50
赣州送红包有什么样的习俗?(赣州礼物)

  客家人重视婚嫁风俗,在媒人的周旋下,如果门当户对就互换年庚喜帖,生辰八字,没有相克就选择良辰吉日,筹办婚事,在出嫁时需例行几项风俗。  叫夜谱(叫称“哭”实意“唱”)  婚前两晚,女子的闺房中有一群女伴作陪衬活动,俗称“就妹仔”。出嫁女通过传统的哭唱,向女伴通报自己喜事将临,深感依依不舍。
  有的人很早就学会传统的唱词,不会唱的就由中年妇女教,直至自己背诵训唱为止,不唱就是不尊重陪人,或者不吉利。这种习俗在解放后就渐渐消失了,今天只有80岁左右的妇女,还可以唱出来。哭唱和唱山歌有所不同,哭唱是喜中有闷,唱起来没有延长腔。  迎接娶亲队  娶亲队由男方组成,四名儿童举着彩旗先行,接着媒人带路,两个抬轿佬、酒担、六个六音吹鼓手,抬嫁妆若干人。
  酒担由好命的人肩挑,两个箩中有一坛酒、猪肉、鸡蛋、大乌咸鱼和槟榔等食品,还有一个圆形红色的酒托盆,装着两枝柏叶和两封利市。吹鼓手路过村庄要奏乐,向人通报以示兴意。进入女家作一定时间演奏,接着新娘就哭唱:扫净上厅接酒担,扫净下厅接媒人,扫净门坪放花轿,扫净屋檐绷彩旗。
    拜别祖宗  拜别祖宗前还有一场闹剧,那称“拖妹仔”(新娘)。房门外由中年妇女组成,强行进入嫁女房中请她出来上轿,但陪女们坚持不准进入,互相发生推拉的嬉戏,甚至用口喷酒来防患。为了不耽误新娘回男家的时间,最后由陪娘扯着新娘出来拜别祖宗,后拜父母亲就哭唱。
    开伞出门  开伞是由新娘的亲兄弟开的,无亲兄弟的由其他亲属代替。开伞者站在大门口左边,打开伞后,由陪娘拉上新娘从伞底下穿过。走到轿门前新娘有点假意不愿进去,还流泪哭唱,甚至用脚踢轿门,陪娘就用男大当婚、女大当嫁或者早生贵子的吉利话劝她上轿。
  从拜别祖宗上轿两段时间,是真正的哭唱,因为10多年生活在父母的身边,突然离开深感依依不舍,怎不令她流泪而唱:妹嫁开哥唔好哭,好好照顾父母亲。  送轿  送轿是由村中的男女老少送的,送的里程一般是一华里左右,但中途要停三次轿,以示依依不舍离开亲人。
  新娘并在轿中撒些利市红包,谁拾归谁。第三次起轿后一直回到男家,也不再哭唱。最后两句:阿哥送轿到河边,回去持家要揾钱;细佬送轿到路中,回去创业早成家。  到夫家  到夫家门前时,由男方的陪娘在轿门前说些“白发齐眉、三年抱两”等吉利话。事前门口放上一个面盆,盛上少量水,放上一把菜刀、一把尺、小扎茅草和桃叶,意思是驱神赶鬼,同时用一小扎干草点着火,意思是干干净净回夫家。
  新娘在陪娘的牵引下,用米筛遮挡在新娘的头上,先跨过面盆,后跨小火堆进入新房。晚饭后,新郎邀请村中的男中青年看新娘,俗称“闹新娘”,一直闹到深夜送走他们后,双双进入洞房。第二天早晨新娘由陪娘牵引,向祖先、老爷、奶奶敬茶,之后长辈向新娘赠送手饰和利市。
    出生礼仪是为庆贺和祝福一个人出生,是人生中的开端礼仪。  催生  出嫁女儿怀孕快分娩时,一般是婴儿出生前一二十天,娘家要带着鸡、鸡蛋、面条、粉干等来到女儿家“催生”,有预祝平安出生之意。如母亲不在,则由嫂子去催生,中午要设宴招待。  孩子出生后,女婿要带着鸡、蛋、米酒(有的带几十斤)到岳父母家去报喜,外婆家要请客,至亲好友都会来参加,以示祝贺。
  外公、外婆会回赠鸡和红蛋。  做三朝孩子出生三天,要做“三朝”。先给小孩洗澡,请接生婆吃饭。外婆会送来大公鸡、鸡蛋、面条、糯米粉等。要做“三朝酒”,宴请外婆及亲房。有些地方还要给至亲好友送红蛋,亲友在满月前会回送鸡、鸡蛋、面条等食物。  做满月婴儿出生一个月,要做“满月”,外婆会送来大公鸡(很多地方送大阉鸡)、鸡蛋,还会送来婴儿穿用的衣服、小被、帽子、项圈、风衣、裙、银手镯和背带等,舅舅、舅母等女家亲戚,一般都送小母鸡、鸡蛋、衣服、布料等,姑姑、叔伯等男家亲房也会来庆贺。
    一百天 小孩出生100天,也要庆贺。这一天,外公和女方家的伯叔会拿公鸡来庆贺,其他亲属一般都要给婴儿送红包。  做周岁 孩子出生一周岁,要做“周岁”,庆贺孩子“得周”。周岁比满月更为隆重,来庆贺的客人也更多。

标签: 赣州 习俗 红包
声明

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搜索